关注每日热点 精选精辟观点
1、“双减”之后,谨防以“新家政”之名行教培之实
随着“双减”政策出台,打着“新家政”名义的住家教师概念悄然兴起。有中介机构一方面将住家教师包装成“新家政”,另一方面解释说他们与一般的家政人员不同,不负责家务做饭,只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。
点评:“双减”政策并非简单的调整学校作息时间,也不仅仅是给学生减负,其最终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,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。“双减”关系到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,一些顽疾也会以不同方式影响甚至阻碍新政落地,对此,人们应该理性看待,有关部门应有预判、有准备、有应对。(斯涵涵 | 工人日报)
2、谨防劣迹艺人“变戏路”复出
近期娱乐圈多人被列入劣迹艺人行列,受到行业封杀;同时,一些违法失德艺人正通过各种途径“重出江湖”。据《法治日报》报道,一些劣迹艺人,如今活跃在网络平台,或是通过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,或是通过视频分享挣得可观流量。
点评: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,再一次暴露了平台的畸形流量观。如果劣迹艺人毫无障碍地转战网络平台,容易让公众认为对劣迹艺人惩处不到位,尤其会误导青少年,觉得劣迹艺人换个地方依旧可以潇洒“演出”。(辛音 | 北京晚报)
3、心脏支架严重短缺?别被“猜想”带偏了节奏
针对有媒体报道集采后中选心脏支架短缺,“以前没钱做手术,现在有钱没支架”的问题,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近日回应称,国家组织冠脉支架(俗称心脏支架)集采结果实施以来,总体进展平稳,价格显著下降,中选产品供应充足,群众明显受益。
点评:事实证明心脏支架短缺之说不过是一种“猜想”。对于这个缺乏事实依据的猜想,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予以纠正,必要时应采取相关应对策略。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,也要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姿态加以防范,尤其要在今后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采过程中,做好“中标断供”的应对准备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则需提防被此类猜想带偏节奏、扰乱心绪,该不该放心脏支架,取决于病情需要,而不是市场因素,切莫因这类传闻而产生焦虑,进而一窝蜂地要求植入心脏支架,作出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决定。(秋实 | 北京青年报)
整理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胡俊
来源/工人日报、北京晚报、北京青年报(原文有删节)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莫伟浓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刘冉冉
来源:广州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