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减”任重道远,考验来了!对于被包装成“新家政”的住家教师,教育部该如何应对?
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虽然“双减”政策的出台,周末和假期的学科教育培训被叫停。但是惯性使然,教育内卷的余威不散,家长的焦虑仍在。于是,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,选择了家教。培训机构、中介、个人教师等,也趁势打出了“新家政”的旗号,对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。
1.培训需求还将长期存在。尤其是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,毫无疑问,家长舍得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。
只要升学还存在着激烈竞争,只要社会分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,这种需求就会一直存在。
2.“双减”是长期工程,是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付出巨大努力,不可能只依靠行政命令推行。
我们一直说,教育的事,其实不止是教育的事。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,往往是社会问题。
比如,改革对学校、对老师的评价制度。
“双减”,校长支持不支持?老师支持不支持?
现实很可能是嘴上支持,行动上不得已。
为什么?
因为上级要拿成绩来评价校长,校长要拿成绩评价教师。
就拿县管校聘来说,主要还是看教学成绩,别的方面都是软尺子,成绩看似最公平,所以,成绩是核心要素。你说,在这种情况下,老师能不重视成绩吗?能主动给学生减负吗?
尤其是在县镇村的学校,教育观念其实相当落后,教育管理者、校长、老师,嘴上喊着减负,实际上他们早就成了老油条,根本不相信素质教育,他们可能一个比一个狠,凭空给学生增加了很多负担。
再比如,中考普职分流,家长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去职高?职业教育上不去,毕业生名声、社会待遇与大学生相比差别大,这样的事实明摆着,你叫家长怎么选择?
不改变评价制度,不改变社会分配体系,“双减”,很可能要面临严峻的挑战。